Let_it_be头像

Let_it_be问:

澳洲留学真的不好吗?

澳洲留学 文凭含金量 入学门槛 英国教育 美国教育

准备去澳洲留学,USYD的工程硕士。我心
里有时有一种不如去美国的牛逼的感觉,
好像去美国的更能有出息似的,
是不是很奇怪?
有在那边呆过的前辈给指点指点,
或者给我开导开导

阅读(522) 分享 2016-07-28 13:33:03

共有1个回答

枕霞mm头像

枕霞mm

有更多问题就追问我qq吧,我和我们的澳洲学生qq群会帮你的,都是在澳或者即将去澳的高中,大学,研究生。

总会在网上听到有人说,澳洲硕士文凭含金量低。甚至还看到某些美国中介在微博上转“一流孩子去美国,二流孩子去欧洲,三流孩子去澳新”这样的话。这几天群里老是有同学问我:澳洲值得去么,澳洲文凭是不是很水,澳洲文凭回国是不是遭到歧视?这些问题,我也没办法直接回答。毕竟我自己都还在校门里没有完全走出来,只能就着我自己的一点看法谈谈对这个舆论印象的看法。被问的多了,就决心写一个帖子,放出来给大家一起讨论讨论。说的东西也可能有很多错误和不详实之处,请各位多多包涵。另文中的观点其实受到论坛里各位大牛的影响很深,如果大牛们看到,哈哈一笑即可。

以下正文:

首先,我们一直以来谈的含金量问题,诟病的往往都是澳洲硕士的入学门槛太低。关于入学门槛的事情,我想先谈一下英美澳教育制度的差异,我觉得想明白了各国制度的区别,或许对于理解现在所谓“文凭含金量”的问题会有一定的帮助。论坛里很多牛人虽然已经写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我读了受益很多,在这里我就再用我的语言简单的再描述一下。

英国是典型的专才教育,本科中专业课部分会占到很大的比例,通常读完三年本科(当然苏格兰地区的某些大学是四年),个人的专业知识已经足够。此时如果想继续在英国体系内深造、做研究,可以选择直接入读博士,博士的一般需要花费三到四年(研究型硕士往往被并入博士的第一年,面向那些能够2.1学位以上的学生)。英国模式走的是速成的路线,这样学出来的学生专业扎实、量产速度快,三年毕业后即可工作也可以研究,缺点是知识不够全面。

而美国的教育制度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即通才教育,四年制本科,专业知识的比例相比较少,更多的时间都在学习一些基础学科,力求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样读完本科的人思维会宽广很多,学科交互性很强。如果说有缺点大概是可能有些时候会觉得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学的不够精深。所以很多人读完美本会选择去读一个硕士。2年的课程用来补充补充专业知识。真正想做研究的优秀学生会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同样经过专业知识的补充后,才开始正式做研究(博士读一半也会获得硕士学位)。所以美国模式用功利一点的眼光来看非常的慢,但是优点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全面。

最后是我们的澳洲。我一直觉得澳洲属于非常特殊的制度…澳洲大体上还是英国的专才教育。三年本科的大量专业知识灌输,不同的是要读博士之前还需要多读一年的honor(抱歉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汇去很好的形容honor,荣誉学位?我觉得不能完全体现其含义)去补充研究方面的东西,然后再可以进入博士阶段。我认为(因为并没有阅读过任何官方资料是这么说的),传统的西方教育制度中本身是没有硕士这个设置的,他它的研究人才路线就是本科+博士。硕士这个课程最初是给那些读博士又还没有读完的人所设立的。意为这个人比其他本科生有着更多的知识,足以进入研究阶段。所以我认为,英美的研究型硕士和澳洲的honor degree的地位大体相当。而澳洲的研究型硕士,则是一个针对不同体系或者还不够资历的学生进入博士前的预备课程,大体内容和博士是相似的。

即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路线是这样的:

英国:本科-博士(博士学习没有完成,获得硕士文凭作为阶段证明)

美国:本科-博士(博士过程中补充完专业知识,获得硕士文凭以证明)

澳洲:本科-荣誉学位-博士(研究型硕士作为博士前的考察项目)

看完研究,我们再来看工作,之前也说了,英国和澳洲人基本读完本科,专业知识就足以进入工作了,所以英澳基本是读完本科就开始工作。而美国本科由于本科知识往往不够,所以会更多的选择读一个硕士去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这里的美国硕士,和读博士过程中获得的硕士学位并不相同,这是一个授课型的、工作导向型的硕士。即美国的授课型硕士和博士,是本科毕业后的不同发展道路,工作or研究。而英澳体系下的授课型硕士,我一开始不太能理解存在的必要,因为课程和本科太多的重复了,后来想想,大概是为了具体的细分专业学习以及转专业学习所开设的吧。即就业路线是这样的:

英澳:本科-授课型硕士(转专业学习或往更专精的部分学习)

美国:本科-授课型硕士(补充专业知识)

我们可以看到,英美澳三个国家,其大学教育的精髓都在本科和博士阶段。硕士不论如何,都是一个补充和过渡的阶段。不同的是,美国的授课硕士是在其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定位置的(虽说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培训课程),而澳洲的授课型硕士,在体系中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所以更多的沦为了赚钱的工具。因为不重要,并不动摇自己已有学术体系的根本,所以敢于开出更低的录取条件。澳洲硕士学位相对于美国的低门槛,就可以找到第一条理由了。

其次就是,澳洲穷。澳洲政府穷,大学也穷。不像英美大学覆盖率那么高,英国一百三十多所大学,美国起码有4000所,而澳洲仅有三十一所。前几天看到帖子说,澳洲政府要求学校吸纳本州的学生需求------从数据来看,这方面需求还挺大。但是政府并不能够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这就让大学必须自己创收。科研来钱慢,那怎么办,当然就是卖某些不重要的培训课程了。一旦这种需求被建立,节操什么的…

第三,种种数据表明,澳洲学校的确不如美国前三十的学校。最好的一部分人往往最后都去了美国,这让留学时代中的美国姿态变得无比的高,随着人们消费实力的增加和出国留学的逐渐风行,大量的申请涌向美国。而澳洲因为理由一、二和种种历史原因,名声一直不如美国。这种声誉和姿态上的状态,会加深这种两级分化。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更希望去美国,学校收到的申请越多越好,门槛就越高,反之申请的人越少越糟,门槛就越低。门槛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学校的名气,形成一个循环。这是第三条理由。

最后,就是生源的不佳,回头更加加剧了前两种的情况---来的人不够好,读了一个硕士因为语言因为能力因为政策因为校友资源等等留不下来,回国也没有关系没有资源平台找不到工作,就会抱怨,这种抱怨的声音传播出去,没有人会觉得是因为学生本身不会好,人们只会认为,这是学校不够好的缘故。这是第四条理由。

综合以上四条理由,我们就能看到为什么澳洲大学的门槛远比美国要低---这是教育体制、澳洲大环境和留学市场所共同造成的。

那么,这是否就说明澳洲的硕士文凭毫无含金量,不值得来呢?

我觉得,首先我们都得知道,授课硕士学的东西都差不多。所以在学习专业知识这方面,谈不上谁高谁低。所以造成所谓“含金量”差别的,无非就是平台所能提供资源的多少。在谈值不值得之前,我觉得得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我们去读硕士,是需要这个文凭带来什么呢?

我想如果是想继续做研究的人,大可不必为了以上说的那些,澳洲大学的研究实力还是很不错的。我比较赞同澳洲大学G8等于美国30-80名的说法,做研究,找到自己喜欢并且合适的领域找到一个愿意培养自己的项目或教授,所造成的影响都远比国家选择带来的大。

现在我们来说说授课型硕士,我想读完大学本科的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有了一个不说有多清晰但大体明了的方向和定位了。如果没有,我建议多读读书、去找找工作做做实习,不必急着去申请,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比早毕业一年半载要来的重要的多。

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大致方向,那么我现在要问了。你出国读一个硕士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来列出来一些比较常见的理由吧:

1) 国内现在人人都是硕士,不是硕士找不到工作

2) 国内研究生竞争太激烈,不想去挤独木桥

3) 想换专业方向,本专业找不到工作/不喜欢

4) 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想继续补充

5) 想留在国外工作

6) 想移民

7) 希望自己的起点更高一点

8) 想去体验一下更宽广的世界,感知一下国外的人文风光

1、2、7简单来说,就是贴金。我觉得如果能进入美国前30以及英国TOP5,那么果断去不解释,贴的是999纯金,相信收获也会不少。如果进不去,那么我想就需要先好好衡量一下自己的条件了。以自己的情况,去那些地方可以最好的实现贴金这个效果呢?我觉得排名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HR不会知道所有的国际大学,一般世界大学排名就是他们查询一个大学如何的方式。澳洲大学在排名这方面一向是表现的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占了不少便宜的。另外对于回国的同学来说,校名是否耳熟是很囧但很现实的一个参考因素。在这方面,澳洲的悉尼大和墨大简直是世界TOP级的,其他G8成员也都不算差。 总的来说,作为读个硕士贴贴金的地方,澳洲是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和优势。

就3、4来说,授课硕士教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而澳洲对于转专业更加的宽容。就5、6来说,澳洲的政策现在算是移民国家里难得的利好。对于观点8,我觉得全世界都有好风景,看自己的偏好啦,我就很喜欢阳光普照的地方。

查询留学中介资质口碑

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