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个回答
20 世纪40年代世界第一台现代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以来,美国一直执全球计算机学界之
牛耳,这同时也是美国计算机产业界占据绝对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成批量地引进
的国外众多优秀教材绝大多数也都来自美国。计算机学科仍然在高速发展,与此对应的
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外尤其是美国名校的教学新动态
乃至培养思路和教育思想,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即选择了美国计算机学科最负盛名的五所高校,对目前各校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分析。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拥有独立的计算机科学系。浏览该校的教学手册,最具特色的恐怕要算多门
科普性计算机知识讲座了,一般有两到三个单元,涉及面非常之广,从量子计算到数字
演员,从计算科学的伟大思想到网络安全,从网上拍卖到使用元编译发现大型开放源代
码软件中的大量错误,其中还不乏对技术乌托邦、斯诺“两种文化”、计算机面临的困
境以及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思考。开课的老师阵容强大,基本上都是响当当的
名教授,甚至包括图灵奖得主John McCarthy。用这种讲座代替计算机科学导论性质的专
门课程,可以充分展示计算机科学的丰富内涵,使学生较早地了解学科的轮廓和脉络,
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有好处。由于美国大学中专业的选择非常
灵活,而近年来计算机学科招生受行业影响流失严重(这种情况甚至惊动了比尔·盖茨,
2004年微软到各大高校招兵买马时,他每站必到,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大讲计算机学
科的美妙前景),可以想象,这种讲座同样也肩负着吸引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重大使命
。
斯坦福大学典型的低年级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斯坦福大学低年级主要课程设置
数学(至少23个单元)
数学 41(课程号,下同) 微积分 I 5
数学 42 微积分 II 5
统计 116 概率论 3~5
计算机 103 离散结构 4或6
以下任选两门:
数学 51 微积分 5
数学 103/113 线性代数 3
数学 109 应用群论 3
计算机 157 逻辑和自动推理 4
计算机 205 机器人、视觉和图形学数学方法 3
科学(至少11个单元)
物理 53 力学 4
物理 55 电磁学 4
其他
工程基础(至少13个单元)
计算机 106 程序设计抽象/方法学 5
工程 40 电子学基础 5
选修课
技术与社会(3~5个单元)
进一步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在MIT 的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中,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如下四门课程:6.001“计
算机程序的结构与解释”,当然与伯克利相同,采用的是Abelson等编著的同名教材;6.
002“电路与电子学”;6.003“信号与系统”(自编讲义);6.004 “计算结构”(Comput
ation Structures),与伯克利的61C“计算机结构”对等(教材是自编课件)。此外有两
门专业基础数学课:“概率系统分析”(教授自编教材)和“计算机科学数学”,后者的
教材是国外院校普遍采用的Rosen所著《离散数学及其应用》(中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
对MIT的学生而言,实验课程有多种选择: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实验,模拟电子实验,
数字系统实验,微机项目实验,半导体设备项目实验。此外,无论何种专业,都有软件
工程实验课。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并没有软件工程课程。也就是
说,软件工程的内容都在实践中完成了。带软件工程实验课的是因为提出Liskov 替换原
则而知名的女教授Barbara Liskov,她刚刚获得了2004年度的冯·诺依曼奖。作为美国
工程院和艺术科学院的双院士,她几十年在软件开发研究方面的经验,将有力地保证这
门实验课程的质量。
分析与总结
由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各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之间还是有不小差异的。这首先得归因于
历史沿革形成的专业侧重、机构设置上的不同。其中MIT算是一极,由于和电子电气专业
深深地融合,计算机专业带有很强的“硬派”色彩。而CMU可以算作另一极,计算机科学
有自己的独立学院,非常罕见,因此它的课程设置“软化严重”——与硬件相关的只用
一门课就解决了。UIUC和斯坦福由于都拥有独立的科系,所以可以归入后一阵营。伯克
利可以认为处于两极中间,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它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目前虽然仍属于电
子电气和计算机科学系,但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1973年创立以来,一直有自己的主席
和教学安排,所以离后者更近一些。
此外,各校在专业导入课程的设置上差别也非常明显。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按
IEEE-ACM《Computer Curricula 2001》(以下简称CC2001)的分法,斯坦福属于广度优先
(有明确的注重广度的导引课程),MIT的属于函数为先(采用函数式语言),CMU和 UIUC属
于对象为先(直接采用Java)。伯克利有些特殊,它有导引课,但是广度稍差,紧接着又
采用函数语言,同时开设学生自学为主可以任选的多种语言课程,属于混合多元型。应
该说各个学校在刚入门时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对专业的感情上都有自己的思考。
无论哪种类型,将课堂变得有趣,能够容纳更多计算机科学的方面,都已经成为一种趋
势。
无论如何,各校存在的差异并不妨碍各自培养出同样优秀的人才,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
种有益的启示,办学思路和方法应该是因地制宜的。
当然,总的来说,各学校之间的共性还是主要的。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值得我
们思考:
1. 硬件课程整体在减少
偏软类的三所院校中,CMU最为彻底,硬件课程只有一门课,而UIUC也只有两门必修(两
门体系结构),斯坦福也是两门(电子学、体系结构或数字系统)。其中的原因,前面引述
的Randal E. Bryant所言作出了解释,毕竟计算机科学需要关注的在计算机系统层次中
已经越来越高,底层越来越变得透明了。事实上,CC2001中制定的硬件课程也只有一门
。而国内目前一般还开设数字逻辑、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微机实验等硬件类
课程。
2. 程序设计日益重视
在CMU, UIUC和斯坦福,必修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往往在四五门左右。伯克利加起来也有
四门。MIT虽然没有大量前导性的编程课程,但是由于在后面计算机系统工程、计算机语
言工程、软件工程实验、Web软件工程诸课程都有实际的项目要完成,所以实际学时也很
多,UIUC的改革更说明了这一点。同时,还出现了强调提高程序设计技巧,与软件工程
环境和工具相结合,提倡团队合作,高级程序设计课程与数据结构、算法课融合的趋势
。这方面的代表有斯坦福。该校副系主任Eric Roberts曾执教入门类课程多年,总结了
一套在语言教学中融入软件工程和现代程序设计观念,结合算法和数据结构教学的经验
。其成果就是《C语言的科学和艺术》和《C程序设计的抽象思维》两本书(影印版已由机
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CC2001工作组两位主席之一,他在C语言教学中强调库与接口
设计、编程风格的重要性,并进而介绍抽象、封装的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反观国内
目前很多学校的语言教学和程序设计教学,不仅学时偏少,与其他课程孤立,而且脱离
实际,造成语言学习和相关专业课学习都变得非常枯燥,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应该说,这些名校的教学体系、教材和经验都是丰富的宝藏,值得好好挖掘,比如每门
核心课程的教学法,实验课程的安排,各门课程的衔接,大型项目的选材等。
美国大学本科的基本入学条件是
1. 要有SAT成绩:至少1600分
2.平均分/GPA 成绩至少80分/GPA 3.0以上
3.IBT成绩85分